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無底洞》入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7個獎項的提名。導演江濤認為中國電影應該堅持“故事為王”,看過該片的一些觀眾也認為《無底洞》故事不錯,對中國電影“會講故事”的奢望仿佛在這部電影身上得到了實現。事實上,它的故事的確如片方所宣傳的那樣,“懸疑費腦,喜劇燒腦”,但亮點卻不在故事,而在細節。
《無底洞》最大的類型特征是“懸疑”,但拿一個“好看故事”的標準來卡,繞的彎彎未免有些多,影響了故事的流暢性和氛圍的連貫性,導致它的喜劇成分壓過了懸疑元素,讓它更像一部喜劇電影。沙溢在片中的表現過于搶眼,他把來自于生活中的細節帶到了戲里,演出了許多編劇所無法用腳本、臺詞表達出的東西,這些額外贈予電影的即興表演,拉近了觀眾與影片的距離,無形當中,在帶觀眾入戲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電影中沙溢飾演一個不得志的律師,這年頭當律師已經很辛苦了,偏偏沙溢還有個當作家的夢想,自費出書在街頭擺攤賣書,被城管追著滿街跑,這樣的律師兼作家,在接案子時難免比別人多了些對社會的通透觀察與理解。律師為了證明自己,介入了一個事故案的索賠工作,在發現自己愛上當事人之后,也隱約感到自己卷入一場陰謀當中……電影結尾無疑是陽光的,陽光結尾和略顯陰森的電影片名形成了對比,讓觀眾產生這樣的感悟:欲望是無底洞,但愛的光芒卻能映照到洞底。
《無底洞》其實還有“愛情片”的類型屬性,它所表現的愛情,想想挺讓人悲哀的,漂亮好看的女孩曉雨在歌廳愛上了一個身份背景不明的男人,成為這個男人的棋子,作為被操控的對象,她無力反抗,甚至在遇到沙溢這樣盡管有點傻但卻屬于陽光型的男人時,也不能立刻把她從陰冷的情感中拽出來。這大約就是女人的愛情,被愛擺布,也喜歡擺布愛。幸好陽光型男有點二皮臉,否則曉雨很有可能在灰暗的愛情里永劫不復。
除了沙溢在場地租借細節方面表現出不錯的感染力外,影片在其它方面也有一些細節容易給人留下印象,比如在故事的編織方面,編劇愣是用俄羅斯套娃的方式,把一個簡單的圈套故事,編得層層疊疊,看完整部影片可能不覺得這方式有多高明,但處在情節里的時候,還是能吊起人的觀看欲望。所謂細節,其實還包含影片的節奏、氣氛、音樂、畫面等等,這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而且這些都是花錢都買不到的。有些導演喜歡把錢用在場面上,缺少了對細節的關照,所以影片只剩下視覺沖擊,像《無底洞》這樣的小成本電影,能在細節上有突破,實屬不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