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者應該都知道,用藥時機不當,再好的藥方,都可能收效大不同。衛生部此時推出這項意在減少意外傷亡的“指南”,不光引來許多嘲諷,還可能讓“扶老”者動作更遲疑,冷漠者更振振有詞。
作者:姜泓冰如今,相比于衛生部的“怎么扶”,眼下心理已過度敏感和脆弱的人們,恐怕更期待司法機關能夠堅定地表達對于“扶”的支持。
衛生部9月6日公布了一系列針對老人、孩子經常遭遇的幾類意外傷害制定的干預技術指南。其中《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一石激起千層浪。原因大約在于,這份“技術指南”告訴人們,遇到老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單就技術層面而言,老年人摔倒如何處置,不同疾病確有不同要求,輕率扶起或挪動身體,甚至還有可能適得其反。有這樣一份“指南”,家有老人的子女可以預先了解,儲備相應知識;學校社區也可以循章科普,讓學生、居民都能在遇到老人跌倒時,把救助幫扶的好事做得更在行。
在轟動全國的南京“彭宇案”過去5年之后,今年夏天,隨著再次重演“救人被訛”套路的天津許云鶴(微博)案,以及相繼發生在深圳、武漢、福州等地的老人摔在地上無人敢施援手,甚至造成老人就此死亡的個案被曝光,江蘇南通最近又發生了司機救助老人反被誣為肇事者的案件,“老人跌倒扶不扶”再次成為牽動公眾情緒的一個熱點話題。
從醫者應該都知道,用藥時機不當,再好的藥方,都可能收效大不同。衛生部此時推出這項意在減少意外傷亡的“指南”,不光引來許多角鋼嘲諷,還可能讓“扶老”者動作更遲疑,冷漠者更振振有詞。
“老人跌倒扶不扶”,原本是個偽命題,并不值得探討。從道德層面說,幾乎沒有人對路遇傷病者應及時施以援手持否定意見。糾結只在于,扶了之后,會不會有讓人不能承受的后果?誰家無老人,誰人不變老?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的中免螺絲角鋼架國社會,面對著一連串“見老不救”的冷漠事件,顯得格外脆弱。
這樣的社會心理糾結和焦慮,源于確乎存在的個別“碰瓷”謀生群體、普遍缺少誠信的社會基礎,以及司法機關在彭宇案、許云鶴案中“疑罪從有”的斷案思路。
路遇危難伸手相助,原本屬于道萬能角鋼德范疇。但在今天,人們更多寄望于法律能在懲惡揚善、保護主流價值觀念與社會道德基礎方面有更大作為。“彭宇案”、許云鶴案卻恰好相反,充當了一次道德衰退潮流的最大推手。如今,相比于衛生部的“怎么扶”,眼下心理已過度敏感和脆弱的人們恐怕更期待司法機關能夠堅定地表達對于“扶”的支持,告訴整個社會:如果身邊有老人跌倒,不要猶豫,不要吝惜伸出你的手。對弱勢群體的傾斜,畢竟要以遵守法律、維護社會正常運行秩序為底線。對于極少數有失免螺絲角鋼誠信的受援助人、職業碰瓷者,何妨予以重罰。
动漫天堂
2011年9月8日星期四
李寧:單兵突進的房產稅先天不足
不能將調控房價下降的目標,寄希望于房產稅這一單一的稅種身上,不如讓房產稅改革回到稅制改革本身,按照稅收立法程序進行稅收立法,在尊重人民意志的基礎上改革房產稅。
作者:李寧有關部門權威人士近日透露,重慶正醞釀調整房產稅改革方案,很可能會擴大征收范圍,即將需征稅的高檔住房的認定范圍擴大。有分析人士表示,已經實行7個月的房產稅,對重慶房地產市場影響有限,這是此次醞釀調整房產稅征收范圍的原因。(《經濟參考報》9月7日)房產新政已過七月,效果不佳,這在筆者預料之中:一、房產稅是一個財產稅,著力點是調控二次分配以促進社會公平,它當然可以調控房地產市場,可絕不是殺手锏;二、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經濟現象,如果其他政策不到位,比如增加供給的保障房建設跟不上,土地市場壟斷不改革,貨幣收緊措施效果不顯,那光憑一個房產稅,是絕對調控不成功的。
官方和部分市場人士將房產稅看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一柄利劍”,以為只要“劍鋒出鞘”,必然“一劍封喉”。評論人葉檀在《每日經濟新聞》發表文章,就稱:“中國住宅地產房產稅時代到來,重磅稅收武器出臺,重慶房產稅一劍封喉,殺傷力綿延不絕,越往后效果越明顯。”政府官員的思維,也多是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價格不落、調控效果不理想,就是因為房產稅征稅范圍太小、力度不大。因此,擴大房產稅征稅范圍、提高稅率等,成了順理成章的想法和措施。不過,筆者認為,在房地產市場并不是完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房產稅單兵突進,擴大房產稅征稅范圍,結果只能導致房地產成本進一步加大,價格進一步上漲,與調控目標背道而馳。
所以,不能將調控房價下降的目標,寄希望于房產稅這一單一的稅種身上,不如讓房產稅改革回到稅制改革本身,按照稅收立法程序進行稅收立法,在尊重人民意志的基礎上改革房產稅。
一是盡快界定房產稅立法權限。稅收立角鋼法權是稅收立法的核心問題,立法權劃分不清,稅收立法就必然出現混亂。目前稅收領域出現的熱點爭議話題,就與立法權劃分不清有很大關系。房產“加名稅”的爭議就是例子。
根據《立法法》相關規定,涉及對公民財產權課征稅款的立法是全國人大的專屬立法范圍。因此,作為財產稅的房產稅改革,立法層級和個免螺絲角鋼架人所得稅一樣,是全國人大的專屬立法范圍,國務院無權立法征收房產稅。所以,目前以國務院暫行條例征收的房產稅,在立法上存在瑕疵和不規范,財政部原則同意重慶、上海試點房產稅改革,也不規范。所以,要盡快結束這一狀態。
二是傾聽民意,按照人民意志主導萬能角鋼稅收立法。房產稅是從人民腰包中直接掏錢,牽扯面非常廣,尊重民意尤顯重要。在《車船稅法》立法上,吸納民意得到了肯定。個人所得稅改革上,由于專家和人民意見在個稅起征點上不統一,導致征求意見超過23萬條,最后在吸納民意和專家意見之間,折中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房產稅立法要避免民意和專家意見的過度分歧,在草案設計上以納稅人為本,力求免螺絲角鋼制度惠顧納稅人群體,切忌以稅制完善等借口忽視真實民聲加重納稅人負擔,更應避免稅收立法分化階層意識、激化社會矛盾。
作者:李寧有關部門權威人士近日透露,重慶正醞釀調整房產稅改革方案,很可能會擴大征收范圍,即將需征稅的高檔住房的認定范圍擴大。有分析人士表示,已經實行7個月的房產稅,對重慶房地產市場影響有限,這是此次醞釀調整房產稅征收范圍的原因。(《經濟參考報》9月7日)房產新政已過七月,效果不佳,這在筆者預料之中:一、房產稅是一個財產稅,著力點是調控二次分配以促進社會公平,它當然可以調控房地產市場,可絕不是殺手锏;二、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經濟現象,如果其他政策不到位,比如增加供給的保障房建設跟不上,土地市場壟斷不改革,貨幣收緊措施效果不顯,那光憑一個房產稅,是絕對調控不成功的。
官方和部分市場人士將房產稅看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一柄利劍”,以為只要“劍鋒出鞘”,必然“一劍封喉”。評論人葉檀在《每日經濟新聞》發表文章,就稱:“中國住宅地產房產稅時代到來,重磅稅收武器出臺,重慶房產稅一劍封喉,殺傷力綿延不絕,越往后效果越明顯。”政府官員的思維,也多是認為目前房地產市場價格不落、調控效果不理想,就是因為房產稅征稅范圍太小、力度不大。因此,擴大房產稅征稅范圍、提高稅率等,成了順理成章的想法和措施。不過,筆者認為,在房地產市場并不是完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房產稅單兵突進,擴大房產稅征稅范圍,結果只能導致房地產成本進一步加大,價格進一步上漲,與調控目標背道而馳。
所以,不能將調控房價下降的目標,寄希望于房產稅這一單一的稅種身上,不如讓房產稅改革回到稅制改革本身,按照稅收立法程序進行稅收立法,在尊重人民意志的基礎上改革房產稅。
一是盡快界定房產稅立法權限。稅收立角鋼法權是稅收立法的核心問題,立法權劃分不清,稅收立法就必然出現混亂。目前稅收領域出現的熱點爭議話題,就與立法權劃分不清有很大關系。房產“加名稅”的爭議就是例子。
根據《立法法》相關規定,涉及對公民財產權課征稅款的立法是全國人大的專屬立法范圍。因此,作為財產稅的房產稅改革,立法層級和個免螺絲角鋼架人所得稅一樣,是全國人大的專屬立法范圍,國務院無權立法征收房產稅。所以,目前以國務院暫行條例征收的房產稅,在立法上存在瑕疵和不規范,財政部原則同意重慶、上海試點房產稅改革,也不規范。所以,要盡快結束這一狀態。
二是傾聽民意,按照人民意志主導萬能角鋼稅收立法。房產稅是從人民腰包中直接掏錢,牽扯面非常廣,尊重民意尤顯重要。在《車船稅法》立法上,吸納民意得到了肯定。個人所得稅改革上,由于專家和人民意見在個稅起征點上不統一,導致征求意見超過23萬條,最后在吸納民意和專家意見之間,折中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房產稅立法要避免民意和專家意見的過度分歧,在草案設計上以納稅人為本,力求免螺絲角鋼制度惠顧納稅人群體,切忌以稅制完善等借口忽視真實民聲加重納稅人負擔,更應避免稅收立法分化階層意識、激化社會矛盾。
陳家興:師德連著私德與公德
一個人道德觀念的塑造成形,大多就在學校接受教育的那些時期。而一旦成形之后,其道德價值觀終其一生難變。習得好德,令其受用終生。品行不佳,則日后終究會在社會上為惡。在這個意義上,師德之重,重于千鈞。
作者:陳家興如果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師德之堤高筑,其言其行皆能深刻影響學生。如果在各類學校中,把德育這一課徹底革新,將有潤物無聲之效。
不合格教師將退出,師德不達標者,將被一票否決。這一新規意味著教師隊伍開始建樹“退出機制”,對于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確有促進之功。在第2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把師德制度化,對于教師隊伍亦確有正本清源之效。
古言師者在于“傳道授業解惑”,未見有“德”。不是不重視德,而是把德作為了一個先在的前提,如同空氣與水一樣重要,但不必事事處處提及。無空氣者何以生存?無德者何以為師?然而,這么個簡單的至理,卻在現代的一些教師身上變成了尷尬的現實生存。
前有“范跑跑”樹為惡例,一些人不以為恥,反以為然。原在于認為師者可以不必重德,有才善教即可,實乃短見。一如空氣純潔時,沒人感覺空氣的存在;一旦空氣污染,方知空氣緊關人命。同理,及至師德低下,頻有惡語惡行,方令人感嘆,師德滑坡,最終必危及社會公眾。
現今社會,一些人不斷棄守自己的道德原則,屢屢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線。從生產有毒食品,自己不吃,卻坦然給他人吃;到不講誠信不守法角鋼度唯利是圖,什么賺錢干什么而不管良知;再到為人處世日見少“利他”多“利己”,把自己的獲利建在他人痛苦之上;乃至疑似反誣伸出道德援手之人的系列“彭宇案”,莫不表明社會公德滑坡、私德不彰日益增多。歸根溯源,多可溯及于學校德育不佳,師德不免螺絲角鋼架范。
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學校教育中,身教同樣重于言傳。只不過前者隱性,后者顯性,卻潛在地互證著。當一個教師說萬能角鋼得頭頭是道,其行卻不佳,就會在學生心中直觀地印證其口是心非,直觀地表明他之所教全部為假。
一個人道德觀念的塑造成形,大多就在學校接受教育的那些時期。而一旦成形之后,其道德價值觀終其一生難變。習得好德,令其受用終生。品行免螺絲角鋼不佳,則日后終究會在社會上為惡。在這個意義上,師德之重,重于千鈞。
如果在教師隊伍中,師德之堤高筑,其言其行皆能深刻影響學生。如果在各類學校中,把德育這一課徹底革新,確有“潤物無聲”之效。或許在一二十年后,社會道德風氣將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改觀。
然而,放眼當下一些學校,德育課不是被擠占,就是變成了一個在課堂上的道德說教、概念表達。如此德育,最終育出來的,多半是道德表面文章做得很足、大道理講得很圓,但做起事情來卻私德公德完全不顧的“分裂型”人群,豈不令人喟嘆?
作者:陳家興如果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師德之堤高筑,其言其行皆能深刻影響學生。如果在各類學校中,把德育這一課徹底革新,將有潤物無聲之效。
不合格教師將退出,師德不達標者,將被一票否決。這一新規意味著教師隊伍開始建樹“退出機制”,對于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確有促進之功。在第2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把師德制度化,對于教師隊伍亦確有正本清源之效。
古言師者在于“傳道授業解惑”,未見有“德”。不是不重視德,而是把德作為了一個先在的前提,如同空氣與水一樣重要,但不必事事處處提及。無空氣者何以生存?無德者何以為師?然而,這么個簡單的至理,卻在現代的一些教師身上變成了尷尬的現實生存。
前有“范跑跑”樹為惡例,一些人不以為恥,反以為然。原在于認為師者可以不必重德,有才善教即可,實乃短見。一如空氣純潔時,沒人感覺空氣的存在;一旦空氣污染,方知空氣緊關人命。同理,及至師德低下,頻有惡語惡行,方令人感嘆,師德滑坡,最終必危及社會公眾。
現今社會,一些人不斷棄守自己的道德原則,屢屢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線。從生產有毒食品,自己不吃,卻坦然給他人吃;到不講誠信不守法角鋼度唯利是圖,什么賺錢干什么而不管良知;再到為人處世日見少“利他”多“利己”,把自己的獲利建在他人痛苦之上;乃至疑似反誣伸出道德援手之人的系列“彭宇案”,莫不表明社會公德滑坡、私德不彰日益增多。歸根溯源,多可溯及于學校德育不佳,師德不免螺絲角鋼架范。
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在學校教育中,身教同樣重于言傳。只不過前者隱性,后者顯性,卻潛在地互證著。當一個教師說萬能角鋼得頭頭是道,其行卻不佳,就會在學生心中直觀地印證其口是心非,直觀地表明他之所教全部為假。
一個人道德觀念的塑造成形,大多就在學校接受教育的那些時期。而一旦成形之后,其道德價值觀終其一生難變。習得好德,令其受用終生。品行免螺絲角鋼不佳,則日后終究會在社會上為惡。在這個意義上,師德之重,重于千鈞。
如果在教師隊伍中,師德之堤高筑,其言其行皆能深刻影響學生。如果在各類學校中,把德育這一課徹底革新,確有“潤物無聲”之效。或許在一二十年后,社會道德風氣將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改觀。
然而,放眼當下一些學校,德育課不是被擠占,就是變成了一個在課堂上的道德說教、概念表達。如此德育,最終育出來的,多半是道德表面文章做得很足、大道理講得很圓,但做起事情來卻私德公德完全不顧的“分裂型”人群,豈不令人喟嘆?
徐明軒:被害人權利缺失比“雙黃蛋”判決更可怕
就本案而言,法院搞出“雙黃蛋”判決,讓仝“選擇”,這不是在尊重被害人對刑案審判的參與權,也不是在引進美國的“訴辯交易”制度,而是利用被害人急需得到賠償的弱點,對其要挾:想要賠償?就得讓兇手得到緩刑。這顯然違背了法官的中立立場。
作者:徐明軒比偶然的“雙黃蛋”判決更可怕的,是被害人訴訟權利的制度性缺失,是一些基層司法機關違反法定程序、視法律為兒戲,卻不用承擔責任。
據《法治周末》報道,1995年,山東東明縣仝建華因為見義勇為,被李國奪用槍打成重傷。東明縣法院審理了這起刑案,以及仝的附帶民事訴訟。1998年4月,法官代艷春通知仝領判決書,法官給了他兩份案號相同、結果不同的判決書:一份判處李獲刑3年、緩刑5年(即不坐牢),但對仝有民事賠償,另一份判處4年實刑,但無民事賠償。仝當即表示:一定要讓李受實刑。但法官還是讓他“考慮考慮”。
之后,縣法院還是一審判了緩刑。之后經過抗訴、發回重審,最終東明法院判決李獲刑4年,賠償仝建華7萬余元。仝再向檢察院申請抗訴,但被駁回,這意味著作為刑案的受害人,他已經用盡了法律救濟手段。更讓仝郁悶的是,7萬元賠償他沒拿到一分。他向法院執行局申請執行,但執行局就是不立案,受害人至今沒拿到一分錢賠償。
顯然,仝建華憤怒的對象,已經從開槍傷害他的兇手轉到了法院的審判不公;又從實體判決本身,進一步轉向審判中一系列的程序枉法。作為刑案的被害人,仝并不覺得這個有罪審判還了他一個公道。其背后的深層原因在于,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在保障刑案被害人權益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足:被害人對于兇手量刑的知情權、參與權難有保障;即使不滿刑案判決,也不能單獨提出上訴,只能向檢方申請抗訴;附帶民事判決的賠償往往難以執角鋼行到位……有數據為證,2004年到2006年,全國各級檢察院受理的對刑案的申訴中,有30%以上是被害人提出來的。
就本案而言,法院搞出“雙黃蛋”判決,讓仝“選擇”,這不是在尊重被害人對刑案審判的參與權,也不是在引進美國的“訴辯交易”制免螺絲角鋼架度,而是利用被害人急需得到賠償的弱點,對其要挾:想要賠償?就得讓兇手得到緩刑。這顯然違背了法官的中立立場。
而且,仝已明確表示不接受緩刑的判萬能角鋼決,但法院還是一審判處兇手緩刑。仝當時就向東明縣檢察院舉報了此事,副檢察長也說“這簡直是拿國家的法律當兒戲”。但結果呢?這么嚴重的程序違法本身,并沒有推翻原判決,相關責任人也沒有受到追究;就更別提三個人的合議庭只來了一個法官、審案的法官免螺絲角鋼還趴在了桌上、被害人的法庭發言未完全記錄等程序“瑕疵”了。
如果不是東明縣法院搞出雷人的判決“雙黃蛋”,仝建華的遭遇恐怕很難得到媒體關注。目前,新《刑事訴訟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見。刑案被害人的訴訟權利,應得到刑訴法的周全保護。比偶然的“雙黃蛋”判決更可怕的,是被害人訴訟權利的制度性缺失,是一些基層司法機關違反法定程序、視法律為兒戲,卻不用承擔責任。
作者:徐明軒比偶然的“雙黃蛋”判決更可怕的,是被害人訴訟權利的制度性缺失,是一些基層司法機關違反法定程序、視法律為兒戲,卻不用承擔責任。
據《法治周末》報道,1995年,山東東明縣仝建華因為見義勇為,被李國奪用槍打成重傷。東明縣法院審理了這起刑案,以及仝的附帶民事訴訟。1998年4月,法官代艷春通知仝領判決書,法官給了他兩份案號相同、結果不同的判決書:一份判處李獲刑3年、緩刑5年(即不坐牢),但對仝有民事賠償,另一份判處4年實刑,但無民事賠償。仝當即表示:一定要讓李受實刑。但法官還是讓他“考慮考慮”。
之后,縣法院還是一審判了緩刑。之后經過抗訴、發回重審,最終東明法院判決李獲刑4年,賠償仝建華7萬余元。仝再向檢察院申請抗訴,但被駁回,這意味著作為刑案的受害人,他已經用盡了法律救濟手段。更讓仝郁悶的是,7萬元賠償他沒拿到一分。他向法院執行局申請執行,但執行局就是不立案,受害人至今沒拿到一分錢賠償。
顯然,仝建華憤怒的對象,已經從開槍傷害他的兇手轉到了法院的審判不公;又從實體判決本身,進一步轉向審判中一系列的程序枉法。作為刑案的被害人,仝并不覺得這個有罪審判還了他一個公道。其背后的深層原因在于,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在保障刑案被害人權益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足:被害人對于兇手量刑的知情權、參與權難有保障;即使不滿刑案判決,也不能單獨提出上訴,只能向檢方申請抗訴;附帶民事判決的賠償往往難以執角鋼行到位……有數據為證,2004年到2006年,全國各級檢察院受理的對刑案的申訴中,有30%以上是被害人提出來的。
就本案而言,法院搞出“雙黃蛋”判決,讓仝“選擇”,這不是在尊重被害人對刑案審判的參與權,也不是在引進美國的“訴辯交易”制免螺絲角鋼架度,而是利用被害人急需得到賠償的弱點,對其要挾:想要賠償?就得讓兇手得到緩刑。這顯然違背了法官的中立立場。
而且,仝已明確表示不接受緩刑的判萬能角鋼決,但法院還是一審判處兇手緩刑。仝當時就向東明縣檢察院舉報了此事,副檢察長也說“這簡直是拿國家的法律當兒戲”。但結果呢?這么嚴重的程序違法本身,并沒有推翻原判決,相關責任人也沒有受到追究;就更別提三個人的合議庭只來了一個法官、審案的法官免螺絲角鋼還趴在了桌上、被害人的法庭發言未完全記錄等程序“瑕疵”了。
如果不是東明縣法院搞出雷人的判決“雙黃蛋”,仝建華的遭遇恐怕很難得到媒體關注。目前,新《刑事訴訟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見。刑案被害人的訴訟權利,應得到刑訴法的周全保護。比偶然的“雙黃蛋”判決更可怕的,是被害人訴訟權利的制度性缺失,是一些基層司法機關違反法定程序、視法律為兒戲,卻不用承擔責任。
毛開云:扒光新郎衣服,撒野式婚俗惡搞當擯棄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婚禮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像惡搞“大邑女婿”這般惡搞新郎,完全背離婚姻的意義,對于這種撒野式的惡搞婚俗,一定要堅決批判和徹底擯棄。
作者:毛開云被扒光衣服、渾身涂滿面粉、穿紅內褲、抱著電線桿跳鋼管舞……如果有人這樣對待你,你能欣然接受嗎?昨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直播四川大邑縣一個被如此惡搞的新郎,引起網友反感。(9月7日《天府早報》)這個被網友稱為“大邑女婿”的新郎真的有些悲催,除了受到上述折磨外,還被人按住頭,蹲在地上抽煙,被逼著做各種動作,大熱天還被強制性穿上棉大衣……結婚本來是人生之一大喜事,但在婚禮上新郎遭遇這般惡搞,不知是喜還是憂?難怪有網友詰問:傳統的婚禮被惡搞成這樣,這個婚你還敢結嗎?
據當地人說,這種結婚習俗原來有很多,現在大家都青睞西式婚禮,很少還有人遵循這些習俗,即使有,也不會太過分。但從“大邑女婿”的遭遇看,顯然太過分了,不僅弄得新郎有苦難言,而且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就在當地,曾發生一起車禍,造成6人死亡的慘劇,就是婚車在迎親回來的路上,遇到攔截花車想惡搞新郎的人鬧騰引起的。
惡搞造成的悲劇還真的不少:在貴州,親友在新郎身上涂抹了大量油漆,為了清洗干凈,新郎在廁所用汽油澆洗全身,但仍有殘角鋼余顏色。新郎端來一盆熱水沖洗,哪知水剛一沖下去,全身上下就燃燒起來。送往醫院,被醫生診斷為全身95%嚴重燒傷。在廈門,結婚當日,因新郎受不了伴娘們的過火玩笑,當眾翻臉走人……婚禮是嚴肅的,在嚴肅中來點活潑,也符免螺絲角鋼架合現代人追求的時尚。婚禮可以有創意,比如成都的愛情斑馬線、合江亭,幾乎是每一對新人結婚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婚禮中,新人向父母奉茶,也是現在婚禮中必有的一道程序……這既是婚禮的一種變化,也是一種創意。只要萬能角鋼婚禮的創意既能悅己又能悅人,沒有安全問題,而且盡量做到節約簡約又不失紀念意義,何嘗不可?
結婚是人生大事,有很多長輩在場,遵守免螺絲角鋼基本的禮儀很有必要,還有不少未成年人參加婚禮,應該給他們作一個好的示范。新穎有趣又有意義的婚禮,讓人回味無窮、終身難忘;而無聊地惡搞婚禮,不但破壞了婚禮的氣氛,而且讓參加婚禮的人尷尬,如果因為惡搞造成傷亡事故,那就悔之莫及了。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婚禮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像惡搞“大邑女婿”這般惡搞新郎,完全背離婚姻的意義,對于這種撒野式的惡搞婚俗,一定要堅決批判和徹底擯棄。
作者:毛開云被扒光衣服、渾身涂滿面粉、穿紅內褲、抱著電線桿跳鋼管舞……如果有人這樣對待你,你能欣然接受嗎?昨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直播四川大邑縣一個被如此惡搞的新郎,引起網友反感。(9月7日《天府早報》)這個被網友稱為“大邑女婿”的新郎真的有些悲催,除了受到上述折磨外,還被人按住頭,蹲在地上抽煙,被逼著做各種動作,大熱天還被強制性穿上棉大衣……結婚本來是人生之一大喜事,但在婚禮上新郎遭遇這般惡搞,不知是喜還是憂?難怪有網友詰問:傳統的婚禮被惡搞成這樣,這個婚你還敢結嗎?
據當地人說,這種結婚習俗原來有很多,現在大家都青睞西式婚禮,很少還有人遵循這些習俗,即使有,也不會太過分。但從“大邑女婿”的遭遇看,顯然太過分了,不僅弄得新郎有苦難言,而且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就在當地,曾發生一起車禍,造成6人死亡的慘劇,就是婚車在迎親回來的路上,遇到攔截花車想惡搞新郎的人鬧騰引起的。
惡搞造成的悲劇還真的不少:在貴州,親友在新郎身上涂抹了大量油漆,為了清洗干凈,新郎在廁所用汽油澆洗全身,但仍有殘角鋼余顏色。新郎端來一盆熱水沖洗,哪知水剛一沖下去,全身上下就燃燒起來。送往醫院,被醫生診斷為全身95%嚴重燒傷。在廈門,結婚當日,因新郎受不了伴娘們的過火玩笑,當眾翻臉走人……婚禮是嚴肅的,在嚴肅中來點活潑,也符免螺絲角鋼架合現代人追求的時尚。婚禮可以有創意,比如成都的愛情斑馬線、合江亭,幾乎是每一對新人結婚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婚禮中,新人向父母奉茶,也是現在婚禮中必有的一道程序……這既是婚禮的一種變化,也是一種創意。只要萬能角鋼婚禮的創意既能悅己又能悅人,沒有安全問題,而且盡量做到節約簡約又不失紀念意義,何嘗不可?
結婚是人生大事,有很多長輩在場,遵守免螺絲角鋼基本的禮儀很有必要,還有不少未成年人參加婚禮,應該給他們作一個好的示范。新穎有趣又有意義的婚禮,讓人回味無窮、終身難忘;而無聊地惡搞婚禮,不但破壞了婚禮的氣氛,而且讓參加婚禮的人尷尬,如果因為惡搞造成傷亡事故,那就悔之莫及了。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婚禮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變化。像惡搞“大邑女婿”這般惡搞新郎,完全背離婚姻的意義,對于這種撒野式的惡搞婚俗,一定要堅決批判和徹底擯棄。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世貿終裁中美輪胎糾紛中方敗訴
核心提示:9月5日,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發布關于中美輪胎貿易糾紛案的裁決結果,判定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符合世貿規則。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當天發表聲明,對這一裁決結果表示遺憾。
國際在線報道: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5號在日內瓦發布關于中美輪胎貿易糾紛案的裁決結果,判定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符合世貿規則。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當天發表聲明,對這一裁決結果表示遺憾,認為美國這一舉措扭曲國際貿易,意在轉嫁國內政治壓力。詳細情況本網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駐瑞士記者段秀杰:
主持人:首先來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中美輪胎貿易糾紛案件的來龍去脈吧。
記者:好的。中國輪胎特保案被視作奧巴馬時代中美貿易摩擦第一案。2009年初,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起訴中國在此前幾年對美國市場進行輪胎傾銷,造成美國相關產業倒閉和工人失業,當年6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建議,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9月,該提案獲美國總統奧巴馬批準。最終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
對于美國不顧中方反對,執意采取單方面特保措施的做法,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上訴。2010年12月,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公布了專家組報告,認為美國做法與世貿規則沒有沖突。對于這一結論,中方表示不滿,并于今年6月向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提出上訴,要求對專家組報告進行審議。9月5日,上訴機構公布了一份123頁的裁決報告,核心內容依然是支持了專家組的結論,認為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采取的特別保護措施符合世貿規則,認為中國輪胎確實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了損害。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是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最高權力機構,其裁決具有法律效力。
主持人:好的。那么為什么中國輪胎特保案會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中國輸美輪胎是否真的對美國工人的就業造成了威脅?
記者:案值達17億美元的中國輪胎特保案從爆發之初就廣受關注,不僅因為它是奧巴馬當政后對中國發起的第一起貿易救濟措施,更在于它的諸多不尋常而生產的爭議。首先,發起訴訟的是工會性質的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而并不是中國輪胎的競爭者――美國輪胎企業。相反,美國的許多輪胎企業,尤其是一些輪胎中小批發商反對這一訴訟。代表美國輪胎產業生產、銷售、維修、回收等各個部門利益的美國輪胎產業協會給奧巴馬的公開信力陳輪胎特保案將對美國帶來四大不利后果:第一,不會保護美國制造業的就業崗位;第二,將造成輪胎價格抬高,美國消費者面臨更少的選擇;第三,將導致美國輪胎市場混亂;第四,由于無法購買到可承受價格輪胎,美國消費者可能推遲必要地更換輪胎行為,這會對美國道路安全帶來潛在危險。
應該說,美國輪胎企業的從業人員很清楚:中國輪胎是彌補美國市場低端輪胎的空白,并沒有直接給輪胎業產生沖擊。
那么,在業界的反對聲中,美國仍然堅持制裁中國輸美輪胎,其目的就顯
攝影器材得別有意味了。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5號發表的聲明明確指出,美國這種扭曲國際貿易做法的目的意在轉嫁國內的政治壓力。聲明列舉數據指出,在美國制裁中國輸美輪胎的一年多時間里,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減少了,但美國進口輪胎的總量不減反升。2010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輪胎比2009年下降了23.6%,2011年上半年又進一步下降6%。然而,2010年美國進口的輪胎總數比2009年增加了20.2%,2011年上冷光燈半年又增9%。這些數據足以說明,以往的中國輸美輪胎并沒有威脅美國相關企業,但美國的特保措施卻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利益。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的聲明要求美國立即改正這種做法,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新聞回顧:奧巴馬同意對中國進口輪胎加征35%關稅外拍閃燈美國時間2009年9月11日,奧巴馬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
WTO裁定美國勝訴輪胎特保案 中方將上訴2010年12月13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向世貿組織成員散發了中國訴美輪胎特保措施世貿組織爭端案專家組報告。專家組沒有裁定美針對中國輸美輪胎所采取的特保措施違反世貿規則。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對這一裁決表示遺憾。
國際在線報道: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5號在日內瓦發布關于中美輪胎貿易糾紛案的裁決結果,判定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符合世貿規則。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當天發表聲明,對這一裁決結果表示遺憾,認為美國這一舉措扭曲國際貿易,意在轉嫁國內政治壓力。詳細情況本網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駐瑞士記者段秀杰:
主持人:首先來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中美輪胎貿易糾紛案件的來龍去脈吧。
記者:好的。中國輪胎特保案被視作奧巴馬時代中美貿易摩擦第一案。2009年初,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起訴中國在此前幾年對美國市場進行輪胎傾銷,造成美國相關產業倒閉和工人失業,當年6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建議,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9月,該提案獲美國總統奧巴馬批準。最終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
對于美國不顧中方反對,執意采取單方面特保措施的做法,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上訴。2010年12月,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公布了專家組報告,認為美國做法與世貿規則沒有沖突。對于這一結論,中方表示不滿,并于今年6月向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提出上訴,要求對專家組報告進行審議。9月5日,上訴機構公布了一份123頁的裁決報告,核心內容依然是支持了專家組的結論,認為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采取的特別保護措施符合世貿規則,認為中國輪胎確實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了損害。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是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最高權力機構,其裁決具有法律效力。
主持人:好的。那么為什么中國輪胎特保案會引發了外界的關注?中國輸美輪胎是否真的對美國工人的就業造成了威脅?
記者:案值達17億美元的中國輪胎特保案從爆發之初就廣受關注,不僅因為它是奧巴馬當政后對中國發起的第一起貿易救濟措施,更在于它的諸多不尋常而生產的爭議。首先,發起訴訟的是工會性質的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而并不是中國輪胎的競爭者――美國輪胎企業。相反,美國的許多輪胎企業,尤其是一些輪胎中小批發商反對這一訴訟。代表美國輪胎產業生產、銷售、維修、回收等各個部門利益的美國輪胎產業協會給奧巴馬的公開信力陳輪胎特保案將對美國帶來四大不利后果:第一,不會保護美國制造業的就業崗位;第二,將造成輪胎價格抬高,美國消費者面臨更少的選擇;第三,將導致美國輪胎市場混亂;第四,由于無法購買到可承受價格輪胎,美國消費者可能推遲必要地更換輪胎行為,這會對美國道路安全帶來潛在危險。
應該說,美國輪胎企業的從業人員很清楚:中國輪胎是彌補美國市場低端輪胎的空白,并沒有直接給輪胎業產生沖擊。
那么,在業界的反對聲中,美國仍然堅持制裁中國輸美輪胎,其目的就顯
攝影器材得別有意味了。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5號發表的聲明明確指出,美國這種扭曲國際貿易做法的目的意在轉嫁國內的政治壓力。聲明列舉數據指出,在美國制裁中國輸美輪胎的一年多時間里,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減少了,但美國進口輪胎的總量不減反升。2010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輪胎比2009年下降了23.6%,2011年上半年又進一步下降6%。然而,2010年美國進口的輪胎總數比2009年增加了20.2%,2011年上冷光燈半年又增9%。這些數據足以說明,以往的中國輸美輪胎并沒有威脅美國相關企業,但美國的特保措施卻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利益。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的聲明要求美國立即改正這種做法,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新聞回顧:奧巴馬同意對中國進口輪胎加征35%關稅外拍閃燈美國時間2009年9月11日,奧巴馬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
WTO裁定美國勝訴輪胎特保案 中方將上訴2010年12月13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向世貿組織成員散發了中國訴美輪胎特保措施世貿組織爭端案專家組報告。專家組沒有裁定美針對中國輸美輪胎所采取的特保措施違反世貿規則。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對這一裁決表示遺憾。
商人偽造金縷玉衣騙貸7億元
核心提示:商人謝根榮騙貸案近日正在進行二審。法院查明,謝根榮憑借兩件“玉衣”取得銀行信任,不但為之前6.6億的借貸做擔保,又獲得5000萬元貸款及4.5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實際上,玉衣系偽造而成,偽造文物后,謝根榮出錢請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等5位專家估價24億元。
專家隔玻璃估出24億天價假玉衣史樹青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開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北京大學考古系研究生導師、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等職,2007年因心臟衰竭去世。
楊伯達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考古系玉器碩士研究生導師。昨天,記者致電他,一男子表示“打錯了,別再打”,隨即掛掉。
楊伯達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考古系玉器碩士研究生導師。昨天,記者致電他,一男子表示“打錯了,別再打”,隨即掛掉。
楊富旭中國寶玉石協會原副會長、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楊富旭中國寶玉石協會原副會長、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本報訊 原北京燕山華爾森實業集團法定代表人謝根榮,3年期間違規騙取建設銀行貸款7億余元。記者昨日獲悉,目前此案正在市高院二審。
法院查明,建行曾發現謝根榮在騙貸,但后者憑借“24億元兩件玉衣”取得了銀行負責人的信任,不僅沒追要原貸款,還又貸給其5000萬和開具4.5億銀行承兌匯票。實際上,這兩件玉衣是他找人用不值錢的玉片串起來的,又出錢找來5位專家給出24億元估價。
555份假合同騙貸6.6億謝根榮現年52歲,案發前是北京燕山華爾森實業集團法定代表人。他在歸案后,自稱1997年創辦北京昌平華爾森商貿中心,后來創辦了華爾森集團,自封為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但案卷材料顯示,該集團并未進行工商登記注冊。
法院查明,2000年9月,謝根榮利用其控制的北京華鑫森商貿集團取得“東華金座”項目的開發收益權后,以融資開發為名,指使他人通過多種方式雇人假冒購房人,與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5家支行簽訂虛假《個人住房貸款借款合同》555份,騙取貸款總額6.6億余元,至案發尚有貸款人民幣5.4億余元不能歸還。
被銀行發現玉衣“保駕”
法院查明,2002年底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行長顏林壯和副行長趙峰憑借經驗,發現華爾森集團在騙貸,為此找謝根榮談判。
謝根榮向銀行提供了造假的企業財務報表等材料后,領著顏林壯等人參觀了“根榮陳列館”,指著“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說,它們市價為24億元,華爾森集團肯定能還上銀行的貸款;只是目前資金周轉有困難,希望銀行能再次合作。
看到5位專家的評估報告后,顏林壯和趙峰相信了華爾森集團的經濟實力。隨后,謝根榮以盤活“東華金座”項目為由,再次申請辦理企業流動資金貸款人民幣5000萬元。他還利用手里控制的7家公司,從這家銀行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累計金額達4.5億余元,被貼現1.5億余元。
出錢請專家鑒出“天價”
實際上,這兩件“玉衣”是由北京中博雅文物鑒定中心鑒定委員會主任、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特聘鑒定專家牛福忠串起來的,用的是謝根榮給他的玉片。
牛福忠向法庭出具證言說,這兩件“玉衣”并不值多少錢,但謝根榮堅持要求他幫忙找專家做鑒定和評估。隨后,牛福忠找來了世界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主任王文祥、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楊富旭、中國寶玉石協會原秘書長李勁松、原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史樹青(已去世)5位專家。
牛福忠證言顯示,這5位專家給玉衣寫了個文字說明,出了個評估價24億元。作為回報,謝根榮給了他們幾十萬元的評估費。
建設銀行追討貸款數年未遂,向警方報案。2008年3月,謝根榮被警方抓獲歸案,隨后因涉嫌貸款詐騙罪被提起公訴。
一審后,謝根榮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全部個人財產。謝根榮認為量刑過重提起上訴。
當事專家回應“就隔著玻璃看了看”
京華時報(微博):鑒定評估的一般程序有多少?
楊富旭:按照常規,玉石鑒定程序有大約30個步驟,如稱重、收樣、手摸、儀器檢測等。要確定玉石的材質、成分和工藝,需要儀器檢測,包括X光機、紅外光譜、電子探針等大型儀器。
京華時報:那次你們是如何鑒定金縷玉衣的?
楊富旭:沒有打開玻璃柜,就隔著玻璃看了看。
京華時報:隔著玻璃看了看,就確定它們價值24億?
楊富旭:我是只管鑒定,不管評估市場價值的。說這個東西是漢代的金縷玉衣,是大權威史老提出的。
京華時報:這個價合理嗎?楊富旭:沒有這個市場,誰敢買敢賣啊,而且我不參與市價討論,只參與了鑒定。
京華時報:但騙貸的鑒定評估報告有您的簽字。
楊富旭:是的,我也有一定責任。
“史老最權威,他說是漢代的”
京華時報:你們當時是如何鑒定這兩件“玉衣”的呢?
李勁松:謝根榮說拿這個庫存做個鎮山之寶,就隨意地請我們過去看看。我記得當時玻璃柜子沒有打開,我們就圍著柜子看了看。
京華時報:平時評估也這樣?
李勁松:當然不是。從心里我們沒把這個評估當回事,就像是幫朋友個忙。史樹青史老說這個東西是漢代的金縷玉衣,我們也沒提出反對意見。
京華時報:市場價值是誰提出的呢?也是史老?
李勁松:對啊,他最權威。我始終認為,我們的意見只是參考,不具備法律責任。
京華時報:牛福忠說事后你們分了幾十萬元?
李勁松:沒那么多,每人拿了三五千的辛苦費而已。
京華時報:您是否知道謝根榮拿他們去騙貸?
李勁松:我覺得銀行也很糊涂,怎么就那么輕易相信了他呢。唉,這事給國家造成的損失,我很傷心。
“我們沒風險,黃金有價玉無價”
京華時報:您如何介入這個鑒定評估的?
王文祥:是牛福忠介紹的,他也是鑒定專家。
京華時報:您記得“金縷玉衣”是什么樣子嗎?
王文祥:這么長時間我記得不太清楚了。反正有一個是完整的,有一個是串起來的。謝根榮他們也說是自己從市面買的零星碎片串起來的,我們覺得這是個好事。
京華時報:為什么?
王文祥:這說明文物沒被破壞啊。當時史樹青是鑒定大權威,他說這個東西是漢代的,真東西,無價之寶。
京華時報:但據說評估報告是您所寫?
王文祥:五個人當中我最年輕,他們讓我寫,我就把大家的意見綜合一
攝影器材下嘛。謝根榮再三說這東西只作為個人收藏和展覽用,我才敢寫評估報告,大家才敢簽字的。
京華時報:但是謝根榮后來拿這個東西去騙取貸款。您現在回憶起來,覺得做這個評估是不是有風險?
王文祥:我們沒有風險啊,因為黃金有價玉無價。我們不冷光燈知道他會拿這個東西去貸款啊。
律師說法只能說明專家水平有限知名律師許昔龍說,專家們在這起案件中是否擔責,要分兩點來看:一是專家們在鑒定評估前,是否知曉謝根榮將使用這則評估報告做違法行為;二是專家們在鑒定時,是否故意將這些玉器的價值抬高。
從此案來看,謝根榮并未告訴專家們這則鑒定評估外拍閃燈報告的用意,專家們并不明知謝根榮此后的騙貸行為;且專家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做出相應的評估報告,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故意抬高“古董”的價值,因此無需對此案承擔刑事責任。即使后來顯示這兩件古董并不那么值錢,也只能說明這些專家的鑒定水平有限。
專家隔玻璃估出24億天價假玉衣史樹青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開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北京大學考古系研究生導師、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等職,2007年因心臟衰竭去世。
楊伯達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考古系玉器碩士研究生導師。昨天,記者致電他,一男子表示“打錯了,別再打”,隨即掛掉。
楊伯達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考古系玉器碩士研究生導師。昨天,記者致電他,一男子表示“打錯了,別再打”,隨即掛掉。
楊富旭中國寶玉石協會原副會長、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楊富旭中國寶玉石協會原副會長、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本報訊 原北京燕山華爾森實業集團法定代表人謝根榮,3年期間違規騙取建設銀行貸款7億余元。記者昨日獲悉,目前此案正在市高院二審。
法院查明,建行曾發現謝根榮在騙貸,但后者憑借“24億元兩件玉衣”取得了銀行負責人的信任,不僅沒追要原貸款,還又貸給其5000萬和開具4.5億銀行承兌匯票。實際上,這兩件玉衣是他找人用不值錢的玉片串起來的,又出錢找來5位專家給出24億元估價。
555份假合同騙貸6.6億謝根榮現年52歲,案發前是北京燕山華爾森實業集團法定代表人。他在歸案后,自稱1997年創辦北京昌平華爾森商貿中心,后來創辦了華爾森集團,自封為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但案卷材料顯示,該集團并未進行工商登記注冊。
法院查明,2000年9月,謝根榮利用其控制的北京華鑫森商貿集團取得“東華金座”項目的開發收益權后,以融資開發為名,指使他人通過多種方式雇人假冒購房人,與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5家支行簽訂虛假《個人住房貸款借款合同》555份,騙取貸款總額6.6億余元,至案發尚有貸款人民幣5.4億余元不能歸還。
被銀行發現玉衣“保駕”
法院查明,2002年底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行長顏林壯和副行長趙峰憑借經驗,發現華爾森集團在騙貸,為此找謝根榮談判。
謝根榮向銀行提供了造假的企業財務報表等材料后,領著顏林壯等人參觀了“根榮陳列館”,指著“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說,它們市價為24億元,華爾森集團肯定能還上銀行的貸款;只是目前資金周轉有困難,希望銀行能再次合作。
看到5位專家的評估報告后,顏林壯和趙峰相信了華爾森集團的經濟實力。隨后,謝根榮以盤活“東華金座”項目為由,再次申請辦理企業流動資金貸款人民幣5000萬元。他還利用手里控制的7家公司,從這家銀行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累計金額達4.5億余元,被貼現1.5億余元。
出錢請專家鑒出“天價”
實際上,這兩件“玉衣”是由北京中博雅文物鑒定中心鑒定委員會主任、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特聘鑒定專家牛福忠串起來的,用的是謝根榮給他的玉片。
牛福忠向法庭出具證言說,這兩件“玉衣”并不值多少錢,但謝根榮堅持要求他幫忙找專家做鑒定和評估。隨后,牛福忠找來了世界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主任王文祥、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主任楊富旭、中國寶玉石協會原秘書長李勁松、原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史樹青(已去世)5位專家。
牛福忠證言顯示,這5位專家給玉衣寫了個文字說明,出了個評估價24億元。作為回報,謝根榮給了他們幾十萬元的評估費。
建設銀行追討貸款數年未遂,向警方報案。2008年3月,謝根榮被警方抓獲歸案,隨后因涉嫌貸款詐騙罪被提起公訴。
一審后,謝根榮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全部個人財產。謝根榮認為量刑過重提起上訴。
當事專家回應“就隔著玻璃看了看”
京華時報(微博):鑒定評估的一般程序有多少?
楊富旭:按照常規,玉石鑒定程序有大約30個步驟,如稱重、收樣、手摸、儀器檢測等。要確定玉石的材質、成分和工藝,需要儀器檢測,包括X光機、紅外光譜、電子探針等大型儀器。
京華時報:那次你們是如何鑒定金縷玉衣的?
楊富旭:沒有打開玻璃柜,就隔著玻璃看了看。
京華時報:隔著玻璃看了看,就確定它們價值24億?
楊富旭:我是只管鑒定,不管評估市場價值的。說這個東西是漢代的金縷玉衣,是大權威史老提出的。
京華時報:這個價合理嗎?楊富旭:沒有這個市場,誰敢買敢賣啊,而且我不參與市價討論,只參與了鑒定。
京華時報:但騙貸的鑒定評估報告有您的簽字。
楊富旭:是的,我也有一定責任。
“史老最權威,他說是漢代的”
京華時報:你們當時是如何鑒定這兩件“玉衣”的呢?
李勁松:謝根榮說拿這個庫存做個鎮山之寶,就隨意地請我們過去看看。我記得當時玻璃柜子沒有打開,我們就圍著柜子看了看。
京華時報:平時評估也這樣?
李勁松:當然不是。從心里我們沒把這個評估當回事,就像是幫朋友個忙。史樹青史老說這個東西是漢代的金縷玉衣,我們也沒提出反對意見。
京華時報:市場價值是誰提出的呢?也是史老?
李勁松:對啊,他最權威。我始終認為,我們的意見只是參考,不具備法律責任。
京華時報:牛福忠說事后你們分了幾十萬元?
李勁松:沒那么多,每人拿了三五千的辛苦費而已。
京華時報:您是否知道謝根榮拿他們去騙貸?
李勁松:我覺得銀行也很糊涂,怎么就那么輕易相信了他呢。唉,這事給國家造成的損失,我很傷心。
“我們沒風險,黃金有價玉無價”
京華時報:您如何介入這個鑒定評估的?
王文祥:是牛福忠介紹的,他也是鑒定專家。
京華時報:您記得“金縷玉衣”是什么樣子嗎?
王文祥:這么長時間我記得不太清楚了。反正有一個是完整的,有一個是串起來的。謝根榮他們也說是自己從市面買的零星碎片串起來的,我們覺得這是個好事。
京華時報:為什么?
王文祥:這說明文物沒被破壞啊。當時史樹青是鑒定大權威,他說這個東西是漢代的,真東西,無價之寶。
京華時報:但據說評估報告是您所寫?
王文祥:五個人當中我最年輕,他們讓我寫,我就把大家的意見綜合一
攝影器材下嘛。謝根榮再三說這東西只作為個人收藏和展覽用,我才敢寫評估報告,大家才敢簽字的。
京華時報:但是謝根榮后來拿這個東西去騙取貸款。您現在回憶起來,覺得做這個評估是不是有風險?
王文祥:我們沒有風險啊,因為黃金有價玉無價。我們不冷光燈知道他會拿這個東西去貸款啊。
律師說法只能說明專家水平有限知名律師許昔龍說,專家們在這起案件中是否擔責,要分兩點來看:一是專家們在鑒定評估前,是否知曉謝根榮將使用這則評估報告做違法行為;二是專家們在鑒定時,是否故意將這些玉器的價值抬高。
從此案來看,謝根榮并未告訴專家們這則鑒定評估外拍閃燈報告的用意,專家們并不明知謝根榮此后的騙貸行為;且專家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做出相應的評估報告,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故意抬高“古董”的價值,因此無需對此案承擔刑事責任。即使后來顯示這兩件古董并不那么值錢,也只能說明這些專家的鑒定水平有限。
订阅:
博文 (Atom)